10月28日下午一年级语文组进行了常态教研活动。本次教研活动围绕着一个核心进行讨论和深度的交流——一年级语文教学在彰显个性前先树立规范意识。
第一个规范:落实课标关于“写一手好字”的规范,把一年级上期的书写目标细化到书写正确。
首先大家统一了一年级上期书写的量(涵盖拼音、汉字、词语) ,其次推荐操作性强的识字方法, 在平常教学中注意学生的用眼环境和用眼习惯的规范(时间长短、身体与课桌的最佳位置)。强调书写姿势:头要正,身要正,肩要平,纸放平。手离笔尖一寸远,眼离书本一尺远,身离桌边一拳远。在写正确的基础上,做到横平竖直。
就这个板块我们探讨了相应的实施策略(1)汉语拼音:演示法、歌谣法、分辨法、联系法。(2)识字:看图、听读、看拼音、小魔术、玩游戏、认姓名、认物品、猜谜语、在生活中识字。
(3)写字。①通过编读儿歌,强化坐姿及拿笔姿势,并反复强调要领,纠正错误。②写字时初步形成指、腕的协调运动。③按照正确的笔顺规范书写。④认识田字格。(上留天,下留地,左右留空隙)⑤初步掌握基本笔画的名称和写法,以及在字中的搭配关系;初步掌握要求会写生字的笔顺和写法,以及笔顺的基本规范。⑥强调“提笔即是练字”。严格要求,及时总结,表扬。⑦指导举例。
第二个规范:规范“教材观”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?
语文教学的目标,不是单单为了完成语文教材的内容的学习,它重在启迪教师去思考,去整合,去用好教材,让学生习得方法。但鉴于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,我们更着重思考孩子们需要什么?孩子们对什么感兴趣?我们怎么让孩子喜欢上语文课?
带着上述疑问,我们就本学期的重点和难点拼音教学进行了尝试。让拼音教学不枯燥,易于学生拼读或直呼的方法有吗?遵循孩子喜欢故事的特点,有了将拼音教学与故事整合的设计;遵循孩子喜欢得到同伴认可的特点,有了拼音摘花朵游戏的雏形;遵循孩子现有学习经历的特点,有了旧字帮扶拼音拼读的环节。这就是用教材的例证。以学定教不是口号,应该是我们前行的初衷。
第三个规范:语文活动的策划和实践。
后半期我们梳理并策划了四个大型的年级语文活动,实实在在地落实到听、说、读、写。给每个孩子不同的舞台,鼓励每个孩子在活动中大胆实践,在实践中历练和进步。
行圆思方,教育的行为应该是灵活多样的,可背后一定要有据可循。让我们携手在彰显个性前先树立规范意识。